主办单位:中国老年公益福利网
热点新闻
首页 > 老年文艺风采 > 曲艺风采
七旬农民翁的八年石雕情
        正文浏览次数:2365
  2015-11-10 14:38:24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作者:       打印 | 复制 | 保存本页信息

  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头在73岁的陶荣祥的手中不停翻转,先削出模型、勾出轮廓、再精雕细刻,最后一遍遍用不同的砂纸打磨……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就此落成。这位出生在赞皇县太行山脚下的陶荣祥,虽然头发花白,视力下降,但雕起石头来丝毫不含糊。他自从8年前与“太行黑玉”结缘后,整天与石头相伴,刻出形式各样的石雕几十件,被当地人称为“石雕痴人”。

  陶荣祥曾搞过农业技术,参与过水利施工,后来一直以种地为生。12年前,食管癌临到这个身体强壮的农家汉子,虽然手术成功,但他从此身体虚弱,不能再干重活,一时间感觉生活失去了乐趣。他偶然得知一个刻石碑的老乡常做石雕,去看过后,也对石雕产生兴趣,便从山上找来石头,也开始了雕刻。

  他的第一个作品是花了二十多天雕刻出的双龙砚,砚台盖子上刻着双龙戏珠,活灵活现。砚台内由圆形和月牙形组成,分别象征日月,两个图形之间有一条鱼,寓意鱼跃龙门。他还在砚台盖子的里侧刻上“文房之宝,日月龙潭,鱼跃龙门,飞黄腾达”十六个字。陶荣祥对自己的处女座很满意,也增加了信心,从此对石雕更加痴迷。

  陶荣祥自己做了雕刻工具,有时间就去山上捡石头,在家除了吃饭、睡觉外的所有时间都在雕刻。由于家里常人来人往,他为了有安静的雕刻环境,特意从县城租了房子,专门用来雕刻石头,把自己与世隔绝。8年间,他刻出大大小小的作品五十余件,作品中有形式各样的鼎、塔、砚台、动物、植物以及生活用品等,其中一个凉亭是用100多斤的石头雕成的。他常根据石头的形状,决定石雕的内容,也常把小创意融进石雕中,美人杯就是其中一个。

  陶荣祥介绍,他所用的石料属于沉积岩,容易雕刻,而且手越摸石头会越发光滑、黑亮,当地人称之为“太行黑玉”。他为了让石雕黑亮光滑常用手磨上一个小时。由于大块石头难寻,他的大型作品多是组合品。“组合品很难刻,得讲究尺寸、角度、对称,如果有差错就组合不上。”陶荣祥说,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,一旦开始即使再难也不放弃,现在已刻了三件由50多个部分组成的高40厘米、长60厘米的大牌坊。

  他说最难刻的是动物,神态和姿势难以把握,在光滑的石头上刻毛也较困难。他曾为了雕刻鱼和乌龟,常去卖鱼那里蹲着看,看了十几次才开始雕刻。他拿着自己刻的龟型砚与真乌龟对比,连卖乌龟的人都分不出真假来。陶荣祥现在在刻十二生肖,不断挑战自己。

  “专心致志雕刻石头可以静心,抛开一切杂念,同时也锻炼了臂力。”陶荣祥说,石雕给了他精神支撑,他每雕出一件作品就很有成就感,有时半夜醒来,还要开灯看看新刻的作品。曾经有人出高价购买他的作品都被婉拒了,他说要自己收藏,留给后代。十里八乡的人知道陶荣祥用石头雕刻出作品后,也上山去找石头。现在石料越来越缺乏,陶荣祥刻起来更加用心,不舍得浪费一点石料。他说,“只要有石头就会一直刻下去。”

  (责任编辑:admin)

 热点文章导读 
 图库 
版权所有:中国老年公益福利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