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中国老年公益福利网
热点新闻
首页 > 老年文艺风采 > 曲艺风采
马志斌漫谈:老年人学书法、爱书法、悟书法
        正文浏览次数:2590
  2015-11-16 15:41:26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    作者:       打印 | 复制 | 保存本页信息

  马志斌,五台山居士(义智),1957年出生于河北赵县,研究生学历。自幼爱好书法,现为河北省书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多年临习“二王”笔法、笔势,并临摹宋赵佶之瘦金书。擅长行草和榜书。近年来,研究的方向是瘦金书与《圣教序》笔法的结合,力求形成自已的风格。曾获河北银校书法比赛一等奖。2003年以来,曾多次参加书展书赛并多次获奖。2006年参加海峡书法大赛并获一等奖。2010年6月其作品在台湾中正博物馆展出。2011年3月其作品入展中国统一促进会在联合国大厦书展。2011年7月其作品入展中国民主建国会庆祝中共建党九十周年书展。(文/马志斌 张文硕)离开工作岗位以后,马志斌步入了省会“玩书法”的圈子里,经常与一些老年书友品茶、聊天、谈书论道,对老年人与书法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老年人离退休后,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,愉悦的心情,健康的身体,并找到喜欢做、愿意做、能做成的事情。随着我国书法的普及和人们对书法认识的提高,早有些老年人挥毫泼墨,走上“弃麻学书”的老年生活之路。其实,就老年人的丰富阅历和厚实的文化积淀,学书法最能满足这个心理需求。

  老年人学书法好这里说的老年人是指一些退休前忙于工作、事业而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学书法,研究书法文化的老干部、老职工。

  许多老年人在革命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,或挥戈跃马;或忙于处理政务;或从事生产、经营和管理工作紧张了大半生,从岗位上退下来以后,必须面对的现实是:生活节奏变了,心理节奏应相应调整,精神也要寻求寄托,心志要得以抒发。一句话,长期在轰轰烈烈的工作岗位上形成的紧张心理应尽快调整到平和、轻松、愉快的状态上来。这时候,提起毛笔写书法,是再好不过的。不是因为书法是一种心力密集型劳动,可以消磨许多时光。而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有与我们心律相一致的内涵。这个活动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,它的大活力和大从容,还能把我们的思想情感引领到一个崭新的世界里。

  书法是写字,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。老同志在岗时,几乎谁都离不开写公文、讲话材料,审批文件等,但这都是为了实用,为了工作上的信息交流和传递。还不是本文讲到的书法。本文讲的书法是书家通过软笔线条艺术,在宣纸、碑板等载体上,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机地表现出来。但是,书法却是以写字为基础,又是从实用书写发展而来的。古代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也都产生于实用。因为当时没有钢笔和其它硬笔,实用书写与书法创作同是软笔,由于软笔的特性,使实用性书写可能成为艺术。近百年来,因钢笔等硬笔的盛行,软笔已退出实用书写的舞台。用兽毛制成的圆锥形毛笔刚柔相济,富有弹性,写出的点画丰富多姿,线条粗细,刚柔,枯润、方圆美不胜收,极具艺术表现力。老年人特意把握它,用来享受书法的过程,抒发情怀,表达心意,能使老年人的心情愉悦,生活快乐、幸福。

  正因为书法是从实用书写发展起来的艺术,并且简便到提起笔来就可以写的程度。所以,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。只要老年人喜欢它,有时间、有心力就可以学。书法的对象是汉字,是从“象形”演变而来的。其造型原理有很深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依据,更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支撑,它不仅能借名文警句抒发感情,更重要的是以软笔形成的点画结构创作更美妙的形象,给书家以成功感和美的享受,给观赏者以心灵的感化。书写过程是书家在“静”中的修炼,这种修炼是调节心率的极好形式。老年人若坚持数年如一日,可达到养生的效果。中医学研究还证明,书法不仅是适合老年人的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,还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太极气功。气功与书法的“用气”如出一辙,都首先强调“意到”,然后“以气行意”,即精神上的意识以及生理上的呼吸和力量凝为一体,使书家受到“气和”的修练。

 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书法是中国文化最贴切、最透彻的一种艺术形式的文化象征,在本质上反映人的文化结构和精神追求,并折射出客观的社会文化环境。欧阳中石、卜希旸主编的《书法文化教程》对书法与文化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:“书法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,离开了文化的支柱他将剩下一具毫无生机的躯体。书法只有在充满了勃勃生机、切实而壮丽的文化蕴含条件下,才有可能在历史上闪烁出她的艺术光辉。”

  书法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艺术,它起源于生活的实用,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。古人刊刻的甲骨文,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,记录日常生活的简帛文字等等,一直伴随着我们民族哲学和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,并与传统文化思想互动和交融,所以书法的文化价值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密切相关,其传统文化思想都能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体现和传承。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去透视书法的内涵,可认识到书法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。

  大多美学家认为,书法美的实质是“和谐”,不论字势或雄健或奇崛或参差,线条或粗壮或纤精或流畅,都是以和谐为缔构目标的。但这只是感性和谐,也是书法“形神兼备”中“形”的和谐。

  书法“形和”是依归,“神和”才是核质。《荀子?天伦篇》中所云“形具而神生”,即事物运动規律是从无穷无尽的现象中分析、归纳、判断而表現出來的,已脱离具体的、个别的事物。书法的运动规律必然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。其实,“和”在于把所有相递、相沖、相抵触、相矛盾的事物化解分歧,融为一体,这样的力量才是足以“一贯通而致广大”的。书法的结字,实际上由许许多多交叉纵横的点、线所构成的,充满了矛盾和沖突,但书法恰恰能借助笔画的变化、字势的调整,空间的安排,将这些不“和”的因素化致为对立统一和谐的整体,书法在将不“和”因素化致为“和谐”的整体过程中,已贯穿了中庸思想的“贵和尚中”精神;实中见虚,虚中见实,虚实结合的“玄妙”之境,以及强调生命的圆满和慈悲的佛家思想追求。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书法的灵魂,就能“悟”出书法的“形神兼备”辩证统一的“和谐美”。

  (责任编辑:admin)

 热点文章导读 
 图库 
版权所有:中国老年公益福利网